威海市以“四個結合”為抓手 全力推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實現新提升 | ||||
| ||||
近年來,威海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、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司法廳各項工作要求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,牢固樹立“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”的理念,以“四個結合”為抓手,全力推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實現新提升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確定告知承諾證明事項556項,證明事項數量壓縮了31.6%,以告知承諾方式辦理的事項達到2萬多件,審批效率提高了3.3倍,一批涉及企業和群眾的“急難愁盼”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,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。 一是將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與信用監管相結合。充分利用我市信用體系建設優勢,依托威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,對告知承諾和履諾踐諾信息進行了全面歸集。截至目前,已累計歸集履諾踐諾信息8.73萬條。建立了信用信息應用清單,將虛假承諾等違諾信息作為失信記錄,列入六級評價指標體系,信用承諾和信用核實信息已被嵌入到35個部門的295個行政管理事項中。對信用等級低于A級的個人和單位,明確規定不得適用證明事項告知承諾;對信用等級達到3A及以上的,則可以全部適用。各行政機關在辦理相關證明事項業務時,可以借助“清單式、模塊化、嵌入型”的聯合懲戒模式,對虛假告知承諾行為依法作出撤銷決定、取消資格、收回既得權益等處置,同時對違諾責任主體不再適用證明事項告知承諾。構建了“信用+市場監管”“信用+商業街區”“信用+漁業監管”等信用模型,將告知承諾情況作為日常監管內容,進一步增強了責任主體的履諾踐諾意識,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。 二是將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與信息共享相結合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電子證照庫,實現了電子證照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。目前,已歸集電子證照數據273萬條,完成了11個市級自建系統與電子證照系統的對接,實現了企業注冊登記證照、身份信息等的網上核查。2020年以來,已累計依托電子證照庫提供告知承諾證明材料查詢6萬余次,為行政機關核查告知承諾信息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將告知承諾信用信息納入信用大數據管理系統,并嵌入到40個市直部門、單位和各區市的870多臺行政辦公電腦系統中,實現了告知承諾信用信息的自動查詢。 三是將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與風險防控相結合。建立了告知承諾證明事項清單動態調整機制,根據行政管理事項的調整和申請人與辦理機關兩個維度的反饋意見,對納入清單范圍的告知承諾證明事項進行適時調整,做到該納入的納入、該剔除的剔除,從根本上防范系統性風險的發生。建立了分類核查機制,確定了需要核查和免于核查的事項范圍。目前,已確定免予核查事項76項,需要核查事項480項。對需要核查的事項,逐項明確了核查方式,并編制了《支持在線核查信息名錄》,為在線核查提供了依據。目前,被納入名錄的法定事項已達164類。建立了告知承諾監管機制,將適用告知承諾方式辦理的權力事項全部納入重點監管范圍,并強化了事中事后監管,要求證明事項辦理單位要在辦結相關事項后的2個工作日內,將有關情況通報給行業監管部門;行業監管部門應在30個工作日內進行監管,有效防止了監管缺位問題的發生。 四是將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與執法監督相結合。由司法行政機關牽頭,將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工作列為行政執法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,通過定期調度、網上檢查、專項監督、專家評議等方式,全面提升了評議考核的質效。突出工作重點,加大了對建設工程、市場監管、衛生健康、安全生產、漁船管控等領域告知承諾工作開展情況的評議考核力度,對審批服務領域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和案卷評查,對發現的9類問題,及時督導有關部門進行了整改。制定了《威海市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細則》,進一步規范了告知承諾事項辦理的程序,為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 | ||||
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|